什么是太湖石?太湖石的特点是什么?说到太湖石相信很多的文人雅士肯定会赞不绝口,作为我国著名四大玩石之一,因产于太湖而得名。我们看见的园林假山就是太湖石制成的,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来讲讲太湖石魅力何在。
太湖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玩石、奇石之一,其形态各异,姿态万千,质地通透,有着“皱、漏、瘦、美”之特色,极具观赏价值。
太湖石也叫窟窿石、假山石,是一种典型的供石之一,造型奇特,有着重峦叠嶂之姿态,且质地通透,十分适合作为园林石等。
太湖石属于石灰岩,是石灰岩遭到外界的侵蚀后慢慢形成的,如长期受到外界波浪的冲击、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溶蚀,一些质地松软的就会被风化,质地较为坚硬的就保存了下来,之后再经过风吹雨晒等自然的精雕细琢,形成了奇特圆润的形态。
太湖石分为干石和水石两种,水石是在河湖中经过水的冲刷而缓慢形成的,干石是地质时期的石灰石在酸性红壤的侵蚀下形成的。太湖石一般以灰色为主,少有白色、黑色,黄色的更为稀少。
太湖石姿态万千,质地通透,是一种玲珑剔透的观赏石,它的形成是大自然精雕细琢下的一大杰作。
太湖石的特点
太湖石是典型的传统供石,以造型取胜,“瘦、皱、漏、透”是主要审美特征,多玲珑剔透、重峦叠嶂之姿,适合作园林石等。
太湖石分为水石和干石两种,唐吴融的《太湖石歌》 中生动描述了水石的成因和采取方法:“洞庭山下湖波碧,波中万古生幽石,铁索千寻取得来,奇形怪状谁得识。”干石则是4亿年前形成的石灰石在酸性红壤的历久侵蚀下而形成。
现在对于太湖石的定义有了些许改变,我们把各地产的由岩溶作用形成的千姿百态、玲珑剔透的碳酸盐岩统称为广义太湖石。